程子語録
程子語録、朱子語録,稱 程子語、朱子語 以相識別,而總謂之附録。 5、纂注 諸家之解有相發明者,稱 某氏曰、某氏曰 以相識別。
5/5
一程子語録盡用天臺董氏所纂又徧閲程子諸書及其他纂録之文復采其未備者增益之明道先生之説亦在録中只依朱子四書例並稱程子不復分別朱子語録除董録外多用先師胡先生所編亦復博覽文公諸書及其他纂録之文采其未備者增益之大約各以順經文為序雜碎之説
一程子語録盡用天臺董氏所纂又徧閲程子諸書及其他纂録之文復采其未備者增益之明道先生之說亦在録中只依朱子四書例並稱程子不復分別朱子語録除董録外多用先師胡先生所編亦復博覽文公諸書及其他纂録之文采其未備者增益之大約各以順經文為序雜碎之說居先
〈 臣 〉 等謹案元城語録三卷宋馬永卿編永卿字大年 州人流寓鉛山據廣信府志知其嘗登 大觀三年 進士據所作嬾真子知嘗官江都丞浙川令夏縣令又稱嘗官闗中則不知何官矣徽宗初劉安世與蘇軾同北歸大觀中寄居永城永卿方為主簿受學于安世因撰集其語為此書
(臣)等謹案元城語録三卷宋馬永卿編永卿字大年揚州人流寓鉛山據廣信府志知其嘗登大觀三年進士據所作懶真子知嘗官江都丞浙川令夏縣令又稱嘗官闗中則不知何官矣徽宗初劉安世與蘇軾同北歸大觀中寄居永城永卿方為主簿受學於安世因撰集其語為此書安世之學
〈 臣 〉 等謹案周易?義附録十四卷宋董楷撰楷字正叔臺州臨海人寳祐四年進士官至吏部郎中其學出於陳器之器之出於朱子故其説易惟以洛閩為宗是編成於咸淳丙辰合程子?朱子本義為一書而采二字之遺説附録其下意在理數兼通又引程朱之語以羽翼程朱亦愈於逞臆
- 『論語』學而篇1
- CiNii 図書
- 生命教育: 朱子論讀易法
- 朱熹論《繋辭下傳》(一)
- 『論語集注』
- D57n9000_002 空谷集 第2卷
第3冊: 程子詳本 (2) , 二程語録, 程書 附拾遺, 浩齋過先生語録, 小學集解. 第4冊: 小學纂註 附小學總論 朱子年譜, 小學句讀記, 近思録集解, 朱子語類纂, 朱子文語纂編, 程蒙齋性理字訓, 心經附註. 第5冊: 大學衍義通略, 大學衍義輯要, 大學衍義補輯要.
子罕 程子曰皆夫子所罕言【叔子也或曰利與命仁若有理欲之間而夫子皆罕言之蓋利者義之和天理亦有自然之利未必利欲也伹夫子皆罕言者防其流之弊耳夫子而嘗言利學者或流為功利之說夫子嘗言命則學者或流為莊氏之說夫子嘗言仁學者或流為佛氏之言矣然命亦有二性命之命固難言亦不可躐
前回→ 井筒俊彥「儒教の形而上學におけるリアリティの時間的次元と非時間的次元」(1) – 達而録 井筒俊彥著(澤井義次監訳、金子奈央・古勝隆一・西村玲訳)『東洋哲學の構造 : エラノス會議講演集』(慶應義塾大學出版會,2019)の中から、第六章の「儒教の形而上學におけるリアリティの
三讓謂固遜也【語録徐寓問三以天下讓程言不立一也逃之二也文身三也不知是否曰據前輩說亦難攷當時或有此三節亦未可知但古人辭讓必至再三想此只是固讓履祥按禮書初讓曰禮讓再讓曰固讓三讓曰終讓或問亦嘗引之則此固遜字當改為終遜則貼本文作終以天下遜於
先進 先進【先進後進漢書尚有此名但彼謂同時前後輩此似謂古今前後輩】程子【叔子】今反謂之【所以知野人君子為今人之言者蓋下文如字斡轉吾字提起則知上文為今時之言也餘看通釋】弟子因孔子之言記此十人而并目其所長【所以知為弟子所記者或問載吳氏之說以例言之謂夫子於門人稱
, 所以程子說: ‘ 所謂窮理者,非欲盡窮天下之理,又非是止窮得一理便到。積累多後,自當脫然有悟處。’ 此語是親切。” (葉賀孫録) 今將六經做時文,最說得無道理是《易》與《春秋》,他經猶自可。
程子曰。「雖樂於及人、不見是而無悶、乃所謂君子。」 愚謂、及人而樂者順而易、不知而不慍者逆而難、故惟成德者能之。然德之所以成、亦曰學之正・習之熟・說之深、而不已焉耳。程子曰「樂由說而後得、非樂不足以語君子。」 【翻訳】 [古注]
二程子語録 . 近思録 [(宋) 朱熹編] . [(宋) 朱熹, (宋) 呂祖謙撰] (中國子學名著集成 / 蕭天石總主編, 035 ; 珍本初編儒家子部) 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 [1978.12]: [精裝] タイトル読み ニテイシ ゴロク .
, 所以程子說: ‘ 所謂窮理者,非欲盡窮天下之理,又非是止窮得一理便到。積累多後,自當脫然有悟處。’ 此語是親切。” (葉賀孫録) 今將六經做時文,最說得無道理是《易》與《春秋》,他經猶自可。
”而程子亦曰:“天只是以生為道。”其論“復見天地之心”,又以動之端言之,其理亦已明矣。 ”曰:“此出上蔡《語録》中,只是録得他自意,無這般條貫。顔子‘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不失’,孟子‘必有事焉而勿忘’,何嘗要人如此?
程子曰く、「頤十七八より論語を読み、當時已に文義を暁る。. 之を読むこと愈々久しくして、但意味深長なるを覚ゆ」と。. 注01 唐の司馬貞が著した『史記』の注釈書。. 注02 魯において家畜の飼育を行う官吏の名稱。. 孟子萬章章句下・. 注03 『論語』述而
空谷集卷中 尚直編 中吳沙門空谷景隆述 [0037b04] 小學一書晦菴謂死者形朽滅神飄散又言范文正 公曰 若 獨享富貴而不恤宗 族 異日何以見祖宗于地 下理學 [類-犬+(八/ㄅ)] 編晦菴又曰死則氣散泯然無跡有托生者 是偶然聚得不散又去湊著那生氣亦 能 再生晦菴既 謂形杇滅神飄散泯然無跡何人羞見祖宗于
程子語録、朱子語録,稱 程子語、朱子語 以相識別,而總謂之附録。 5、纂注 諸家之解有相發明者,稱 某氏曰、某…